1

【母親節好禮就是送大家一篇實用好文】
(此篇文章同步發佈於「睡眠管理職人」臉書粉絲頁,歡迎加入我們的討論喲!)

過兩天就是母親節了,先祝各位辛勞又幸福的母親們,母親節快樂 💐
之前睡眠管理職人整理了 0-1歲新生兒的睡眠圖譜後,
收到了很多的肯定、鼓勵,再次謝謝大家 🎊
也有非常多的粉絲敲碗詢問有沒有更多年齡層的睡眠管理,
所以,睡眠管理職人聽到各位的心聲了 👌

🌸 🌸

這次邀請了多位睡眠管理職人,還有兒童心智科的臨床心理師,
整理了這一篇 『0-6歲睡眠與心理發展對應圖解』,
這篇文章特別之處在於,
我們設法把每個階段的『睡眠』與『心理』發展,找出對應的關係,
更列出重點及管理原則,也策畫編輯成好懂的圖解給大家,
希望大家會喜歡,大家快來分享給0-6歲的媽媽爸爸們,
讓他們可以借此更了解嬰幼兒的睡眠,全家人一起輕鬆好眠。

本文同步發表於睡眠管理職人粉絲專頁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raftsleeper/posts/1492904354062887

🌸 🌸

這次的圖解都是依據各理論及臨床經驗的彙整,
但因為每位孩子都有其獨特氣質和各自基因,
加上每個家庭的組成,還有教養的方式也都不同,
所以無法百分百對應這些圖解,會有提前或是延後的不同步狀況,
如果寶寶的睡眠或心理發展有明顯狀況,
建議還是要找專科醫師、心理師喲 😉

Screen Shot 2017-05-12 at 上午11.35.39

【0-3月】

😴[睡眠]-睡眠啟蒙期

💤睡眠發展💤
前兩周是一個吃飽睡、睡飽吃,也會常哭哭鬧鬧、討拍拍相當明顯的階段,非常需要媽媽爸爸們無微不至(黑眼圈)的照顧;第3周後每天睡眠總時間,約15~18小時,一天內可能會出現6次以上片段睡眠,每段平均3~4小時不等。2個月的寶寶在夜裡的睡眠也會開始拉長,有時有機會可以連續睡上5個小時以上,但提醒爸媽這種機會不見得是常有的喲;3個月大時,還可能有機會延長到6小時以上。

睡眠賀爾蒙-褪黑激素(melatonin)在形成階段,大部分的嬰兒6周大時,松果體成熟後才會開始有褪黑激素的分泌,但濃度還很低,在3個月時,晚上褪黑激素分泌才會開始增加。

🔔睡眠管理🔔
所以,目前【0-3個月】的寶寶是準備建立起睡眠的啟蒙期,身為新生爸媽一定要有全能照顧的心理準備,如果爸媽兩人能夠分擔就寢時間,是很好的計畫。要開始建立白天(就是光亮與活動)與夜晚(黑暗與安靜)的區隔。可以在白天多照光及太陽,讓陽光幫助寶寶知道現在是白天,也可以在白天多活動,也要逐漸減少白天睡眠長度;到了傍晚時,尤其是睡前,可以調暗燈光,也形成關燈就是要睡覺的連結。

* *

😍[心理]無微不至期

💕心理發展💕
英國著名的小兒科醫師與精神分析師唐諾.溫尼考特(Donalld W. Winnicott)的理論中提到,嬰兒有全能的幻覺(illusion of omnipotence),認為母親的乳房或週遭人士對它的照顧是屬於它的全然掌控之下。例如,如果他餓了,需要乳房餵食,乳房就會出現;對嬰兒而言,是它「創造」了乳房,是它創造週遭世界。溫尼考特認為,此時可以新生兒的需求為中心,盡量滿足寶寶的需求,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。

💝心理照護💝
此階段寶寶還沒有口語,可多猜測寶寶的感覺,並且用很簡單的疊字、詞彙說出來(例如:喔~寶貝累累),一邊觀察寶寶的表情。當寶寶的表情有變化,適時的給予安撫的語言與動作(例如:唱歌、抱著寶寶)。這個時期可以較密切的關注寶寶的需求,並給予滿足。此外,寶寶清醒時,照顧者抱著寶寶、輕撫與輕拍寶寶、增加與寶寶肌膚接觸的機會,能給寶寶安全舒適的感受;也能在寶寶哭泣時,協助寶寶安穩下來。

Screen Shot 2017-05-12 at 上午11.36.28

【4-7月】

😴[睡眠]-睡眠有感期

💤睡眠發展💤
睡眠賀爾蒙-褪黑激素在3個月後逐漸穩定,寶寶開始有日與夜的區分,睡眠也開始穩定,每天睡眠總時間,約13~17小時,白天2~3次小睡,每次小睡1~3小時。小睡要集中白天,傍晚若要小睡不可超過3小時,開始慢慢將主要的長睡眠集中在太陽下山後的夜晚時間。

在這個時間,寶寶要從無微不至的媽媽身上分化開來,這時媽媽們可以開始找一安撫物取代,也稱作過渡物(心理學上稱為過渡客體),如小被子、媽媽的衣服、小娃娃、安撫小巾、玩偶,甚至是寶寶自己的手指或拳頭等,更可以在寶寶喝奶的同時將舒服放鬆的感受與安撫物配對,寶寶會逐漸與這個安撫物建立情感與記憶。寶寶與安撫物的關係象徵著媽媽與寶寶的情感,對寶寶來說,過渡物的質感及味道是最重要的(爸媽可能要有心理準備,那塊充滿口水、髒兮兮的毯子恐怕不太能洗,還必須帶著去旅行),漸漸地,寶寶能夠在睡前抱著那個屬於他自己且獨特的過渡物睡著,值得一提的是,過渡物不見得要是具體的東西,它也可能是一段旋律(媽媽餵奶時隨口哼的)、一個畫面(喝奶時房間的光影顏色)等等。

🔔睡眠管理🔔
爸媽們可依自己習慣或是寶寶氣質,建立專屬自己的過渡物,在這個時期(3-4個月後)的寶寶應該慢慢有自我安撫(self-soothers)的能力,國外追蹤研究顯示,孩子在一歲前對於安撫物的喜好會隨成長有所不同,所以這個安撫過渡物,也可能一直在變換,睡眠管理職人也提醒大家,不需擔心孩子對於安撫物的過度依賴,因為安撫物可以協助寶寶學會獨立自我安撫的能力。還有,也不用擔心吸吮手指的問題,4歲以前戒除對乳齒的影響並不大,而且2015年針對一歲以下嬰兒的調查研究顯示,吸手指的孩子相較於吸奶嘴或是沒有特定吸吮習慣的孩子,半夜醒來的次數較少,且總睡眠時間較長。

此外,這個安撫物也可以在睡前,或寶寶想睡時,引導舒服放鬆的感覺,睡眠管理職人提醒爸媽,要記得找到屬於自己寶寶『睡眠暗號』(像是:肢體變慢、吸吮變弱、反應變少、打哈欠、雙眼無神等),不要等『疲累訊號』(像是:揮動肢體、抓臉、易怒大哭、過度揉眼睛等)出現才要睡喲!

關於寶寶的睡眠暗號,也可以看睡眠管理職人之前的整理文章:
https://tamhd.org/baby-sleep-sign/

參考文獻:
Use of sleep aids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 in Pediatrics 2002 Apr;109(4):594-601
Pacifier Use, Finger Sucking, and Infant Sleep in Behav Sleep Med. 2016 Nov-Dec;14(6):615-23

* *

😍[心理]探索客體期

💕心理發展💕
心理學家馬勒(Margret S. Mahler)提及,寶寶大約在4-5個月大時,開始逐漸進入分化的階段,寶寶會開始探索媽媽身體的更多部份,也會從其他柔軟圓滑的物體裡得到更多的愉悅。此時期,對寶寶無微不至的照顧,也需要隨著寶寶的日漸長大而逐漸撤退。溫尼考特的建議是:以新生兒的需求為中心,從盡量滿足的零距離(母性關注),慢慢以寶寶「可以承受的劑量」,一點點拉開距離。這個逐漸開展的距離,就是爸媽撤退的速度。溫尼考特認為分離與獨立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孩子會運用帶來安全感的物品(例如:小被子、娃娃、玩具,又稱為「過渡客體」)處理內在因為必須和父母分離的複雜感受,並學會理解「我」與「非我」的區別。

💝心理照護💝
此時寶寶已經開始有簡單語音,可多猜測寶寶的感覺,並且用很簡單的疊字、詞彙說出來(例如:寶貝累累、寶貝要抱抱),一邊觀察寶寶的表情與發出的語音。當寶寶的表情有變化,或在你說話時,寶寶發出一些語音,可適時的給予安撫的語言與動作(例如:抱著寶寶,說「喔~寶貝累累,那媽咪抱抱」)。此時期,把寶寶的語音,當作寶寶在跟你說話。若寶寶想要吸吮手指與玩具,這是寶寶安撫自己的方式,照顧者可以注意清潔,但也適時的允許孩子有自我安撫的舉動。由於寶寶6個月大時,抓握的反應也逐漸增多與穩定,此時期可觀察寶寶對什麼觸感的玩具有興趣,可多準備做為過渡性客體的選擇。此外,在跟寶寶互動時,未必要時刻抱在身上,也可以讓寶寶在照顧者的旁側遊戲。

Screen Shot 2017-05-12 at 上午11.36.45

【8-12月】

😴[睡眠]-睡眠安穩期

💤睡眠發展💤
每天睡眠總時間,約12~16小時,白天都會有兩段較明顯的睡眠,可以安排在上午小睡1~2小時,下午的時間睡1~2小時的模式,如果小嬰兒還需要其他時間小睡,則建議其他小睡時間要短於半小時。要開始思考與設計專屬自己寶寶睡前儀式,寶寶的睡眠能可以更加的安穩,不僅入睡更容易,半夜醒來情況也可以改善,甚至有助於母親的情緒加分。

🔔睡眠管理🔔
如果不知道怎麼安排睡前的儀式化行為,睡眠管理職人也參考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(AAP),為大家整理出的簡單4個動作,分別是
『洗澡』->『刷牙』->『看書』-『規律上床』。
可以參考睡眠管理職人整理之『睡前4B儀式』
https://tamhd.org/baby-sleep-tips-and-4b/

關於睡前儀式的養成,不只是這個時期的重要,一直到學齡前,都需要不斷因為寶寶的喜好與心理發展而有所調整,在這個時期可以多把睡前儀式強調在與照顧者的互動,因為寶寶在這時間有較多的語音,也有能力和照顧者相互回應,所以睡前的儀式,可以加強看書、說故事、唱歌、唱安眠曲,睡前說親密話語、抱抱或互道晚安等,透過這些活動,除了增加親子間的互動外,也可以成為合適的睡前儀式化。而Jodi A. Mindell的研究也指出,睡前儀式如果可以天天配合,寶寶睡眠就會愈好喲!

參考資料:
https://www.healthychildren.org/English/healthy-living/oral-health/Pages/Brush-Book-Bed.aspx

* *

😍[心理]相互回應期

💕心理發展💕
溫尼考特指出,要能順利協助寶寶自我的分化與結構化,可從「身體需求」與「相互情感需求」出發。此時期,除了適時回應寶寶的生理需求(例如:肚子餓了、想睡覺了)外,遊戲會形塑相當重要的經驗。此外,馬勒提出寶寶的「陌生人焦慮」(Stranger Anxiety)也會在6-8個月開始,並在8-10個月逐漸達到高峰,因此適時的回應寶寶的感受,能提升寶寶的適應。

💝心理照護💝
此時寶寶已經有較多語音,可一邊觀察寶寶的表情與發出的語音,多猜測寶寶的感覺,用很簡單的疊字、詞彙說出寶寶的需求(例如:寶貝想睡覺覺、吃嘴嘴呀),並且給予幫忙或安撫的語言與動作(例如:抱寶寶、幫寶寶拿奶嘴)。遊戲的型態,建議運用可以促進親子互動的活動,例如:唱旋律較一致的歌曲、說劇情較單純重複的故事,每當唱到或說到一致與重複之處,停下來觀察寶寶的反應,等待寶寶給你一些語言或非語言的回應,再繼續下去。接近一歲的寶寶,也可能喜歡模仿你的動作,或享受與你一起翻書的過程;這時,觸覺類型的「翻翻書」也能增進互動的趣味。此外,由於此時期寶寶的陌生人焦慮較明顯,因此當家中有寶寶不熟識的其他人來訪時,適時的關注與回應寶寶的感受,避免大人過度的逗弄,可協助寶寶的情緒較穩定。

Screen Shot 2017-05-12 at 上午11.36.59

【1-2歲】

😴[睡眠]-夜眠變動期

💤睡眠發展💤
在1-2歲總睡眠,是11-14小時,對1-2歲的幼兒而言,有些幼兒可能不需要上午的小睡時間,如果需要的話,會建議上午安排半小時左右的小睡,特別是當天早起的幼兒。此外,下午仍建議可以有1-2小睡時間。

1-2歲間的小孩,由於正經歷分離焦慮的階段,加上牙齒的發育、活動量增加,還有小孩逐漸想要掌握自主性,小孩會出現明顯「睡眠退化」的情況,尤其在18個月時最為明顯,這時原本已經規律睡午覺或晚上睡過夜的小孩,可能會突然出現午覺睡不著、晚上也常會無預警一直醒過來等等的情況。

另外,「夜驚」也是常發生在1-2歲間的小孩身上,大概有36.9%的小孩會在18個月時出現夜驚的情況。夜驚是發生在深睡期階段突發性的覺醒,往往伴隨驚慌失措般的尖叫、強烈的恐懼和自主覺醒的行為反應。孩子同樣對他人的安撫或呼喚沒有反應,醒來後的意識也是混亂、缺乏定向感,不記得曾發生過什麼事,少有夢境的描述,頂多是片段或單一影像的記憶描述。

🔔睡眠管理🔔
面對有分離焦慮而失眠的小孩,建議父母:
(1)發展並且維持好的睡眠儀式
(2)面對因為分離焦慮而產生的睡眠改變,莫緊張莫害怕,因為你的焦慮會加強小孩的焦慮,讓他更睡不好,自信、輕鬆地處理,沒什麼大不了,這是每個小孩都會經歷的階段。
(3)不要偷偷溜走,很多父母在面對有分離焦慮的小孩,會一直陪到小孩昏昏沉沉、要睡著了,才偷偷溜出房間,但這樣會更加深小孩的不確定感,醒來你怎麼不在旁邊,反而更焦慮。好的做法:說晚安,讓小孩看著你離開房間。
(4)當小孩需要的時候,可安撫小孩,但勿發展出不好的新習慣。當晚上睡一半醒來哭,不要擔心,你可以去安撫小孩,讓小孩知道你會在(用行動再保證你會在),這也是讓你安心的做法,但讓這個安撫的過程盡可能無聊、短暫,勿拿出故事書、唱歌、或玩遊戲,等安撫完成,就離開房間。

* *

😍[心理]分離安全期

💕心理發展💕
寶寶6-12月大時,因為已較能區分我和非我,然而此時寶寶會以為「看不見就等於不存在」,因此若照顧者離開視線範圍時,寶寶也會緊張不安,而產生分離焦慮感,並且在1歲至1歲半時達到高峰,大約3歲時會逐漸趨緩。

💝心理照護💝
此時期,讓寶寶知道照顧者就在附近,也讓寶寶經驗他們雖與照顧者隔有一段距離,仍可以安全的玩耍;或者有時有熟悉但不同的家人陪伴寶寶,皆能增加寶寶的彈性。若寶寶在跟照顧者分離時出現哭鬧的情緒反應,溫和而堅定的回應是重要的。此階段寶寶已經有較多疊字與單詞,可一邊觀察寶寶的表情、說出的疊字、詞彙及動作,多猜測寶寶的感覺,用很簡單的詞彙、短句說出來,並且適時的給予安撫的語言與動作。此外,也可以試著帶著寶寶用簡單的話語說說自己的感受,僅管只是模仿你的話語也沒關係,例如:開心、生氣這一類簡單的感受詞彙皆可使用。

Screen Shot 2017-05-12 at 上午11.37.22

【2-3歲】

😴[睡眠]-睡眠獨立期

💤睡眠發展💤
若至今未分房/分床的小孩,2-3歲是一個可以跟孩子討論時機,如此建議的原因有二:
(1)前一階段1-2歲由於有分離焦慮,分房/分床會更加加強其焦慮,在小孩度過分離焦慮,知道你一直都會在了之後,談分房/分床小孩的接受度較高
(2)小孩因為開始可引導辨識、說出情緒感受,在此狀態下,可跟小孩討論分房/分床會有的焦慮或擔心

🔔睡眠管理🔔
對於2-3歲的小孩,除了維持好的睡眠儀式,可開始發展界線(limits),清楚告訴孩子多少分鐘後就要進房間睡覺了、如果小孩要你陪他,清楚說明多待五分鐘你就離開。若小孩在房間裡哭鬧,試著不要立即給予處理,等個5分鐘後再進去房間,再慢慢把時間拉長(10、15分鐘)。另外對於小孩有辦法獨處、自己在房間睡覺,可給予大大的鼓勵(無論是稱讚、擁抱或親一個)。

此外,如果準備要開始分床獨睡了,一定要注意嬰兒床的安全,睡眠管理職人日前也整理了“嬰兒床”的安全法則給大家參考,可以參考以下這篇文章:
嬰兒床的安全法則:https://tamhd.org/rules-of-sleep-with-baby/

* *

😍[心理]感受找找期

💕心理發展💕
情緒可以分為初始情緒與類別情緒。初始情緒是大腦對經驗的重要性及好壞做出的第一次評估,初始情緒可以從非語言及語言表達中觀察得到。非語言部份包括臉部表情、眼神溝通、聲調、肢體動作、態度、回應時機、語氣強度等;語言部份較常以簡單的「好」、「壞」來表達。類別情緒,則是可以用詞語標示出來的情緒種類,如:悲傷、生氣、恐懼、高興、驚訝、厭惡或羞愧。

💝心理照護💝
此階段孩子已經有較多單詞、短句,通常可以透過自發性的表達以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,而在情感需求上,照顧者也較容易透過孩子的表情、語氣、動作猜到孩子的感受。然而,當照顧者詢問孩子「怎麼了?用說的」,僅管孩子此時已有短句的發展,但面對與感受相關的問題,仍多使用「好/不好」來回應,此時照顧者可以帶著孩子試著用簡單的話語說說自己的感受,僅管只是模仿你的話語也沒關係,例如:我好開心、我好生氣、我好害怕、好恐怖喔,這一類簡單可反映感受的短句皆可使用。

Screen Shot 2017-05-12 at 上午11.37.41

【3-4歲】

😴[睡眠]-午睡固定期

💤睡眠發展💤
3歲後到學齡前的每日總睡眠約是10-13小時,兒童在這個階段大多已不需要上午的小睡,但都還是需要下午1-1.5小時的午睡時間,建議最好是在下午3點以前,如果可以的話,小睡時間點也盡量固定下來,提醒一下,千萬別因為午睡睡得很好,而捨不得叫醒幼兒,因為白天如果睡太長的話,是會影響晚上的睡眠品質的,晚上會因白天睡太多而出現睡不著、淺眠、半夜常醒來等睡眠狀況。所以,睡眠管理職人也提醒爸媽們,如果寶寶晚上因為白天太多小睡而失眠,就要減少小睡次數、減少小睡總時間,或是提前小睡。

不少研究也指出這個學齡前階段的兒童如果有合適的午睡時間,對於記憶鞏固及學習有很大的幫助,像是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校區(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)的Rebecca Spencer等人在2013年的研究報告就指出,學齡前兒童有睡午覺(平均睡77分鐘)的孩子所記得的圖像記憶,比沒睡午覺的孩子多了1成,所以對於學齡前兒童而言,1-1.5小時的午睡是建議的,除了睡眠時數外,建議午睡時間點也儘可能固定下來喲!

參考文獻:https://www.umass.edu/newsoffice/article/sleep-research-study-finds-daytime-naps

🔔睡眠管理🔔
而這個時間的午睡也有一個特色,會開始在家裡以外的地方,就是幼稚園(小班或是中班)進行午睡,也是一個和照顧者分開要獨立自行入睡的考驗,這時從小建立好的睡前儀式化,還有一些安撫小物,就可以派上用場,當然午睡的時間不長,也不可能花很多的時間來執行睡前的儀式,這時可以培養一個簡單版的儀式化,甚至是簡化成一個口號,或是說出一個想睡的感受來啟動(如:我想睡覺覺了!),讓小孩雖然在不同的地方要入睡,但因為類似的儀式化順利啟動睡眠。若孩子在學校不想午睡,在這個階段,也是可以溝通講出感受的時期。

* *

😍[心理]感受講講期

💕心理發展💕
3歲時,孩子將就讀小班,也是孩子學習與照顧者長時間分離,以及學習團體生活的機會。當然,對孩子而言也是個挑戰;內心面對分離,還有需要自己獨立處理一些事務,必然有許多不同的感受衍生。此時可以使用非語言溝通(身體接觸、感同身受的表情、關愛的語氣、不帶偏見的傾聽),激發孩子的右腦開始運轉;接下來便可運用邏輯的解釋和規畫引導孩子左腦。透過協助孩子的左右腦聯結,促進孩子的情緒整合。

💝心理照護💝
由於3~4歲的孩子已經有較多短句,可以試著帶著孩子用合宜的句長說說自己的感受。透過開放式發問(寶貝你怎麼了?)、給選項探索(寶貝,狗狗突然大叫,你後退一步,然後你哭了,是好難過或是好害怕嗎?),幫助孩子自己選擇,也自己命名感受。當然,若孩子開始主動述說自己的感覺,更要立即的給予回應(喔~我了解了,別擔心,我在你身邊)。此外,透過引導孩子運用一至兩句話,簡單述說與感受相關的事件,更可以進一步協助孩子重新整理這些經驗與感受。

Screen Shot 2017-05-12 at 上午11.37.58

【4-6歲】

😴[睡眠]-睡眠掌控期

💤睡眠發展💤
在這個階段的孩子,除了有感受與表達能力外,也會對睡眠有控制及選擇能力,也因此可能會出現令父母頭痛的選擇,像是:睡前不想睡,早上不想起來。如果孩子到了睡前,仍然很想玩,不想睡,可表達對孩子心情的理解;接著,選擇幾項睡前可以從事的活動(例如:講故事、聊天、選擇自己想聽的音樂),可詢問孩子「我們可以…,你想要那一個?你想做什麼?」,讓孩子為自己選擇,讓孩子為自己判斷出一個更適合的行為,也建立一些不同的睡前儀式。

🔔睡眠管理🔔
睡眠管理職人建議,作為父母,也可以運用「寶寶好睡卡」的策略(睡前發固定張數「寶寶好睡卡」,每一個要求都會用掉一張卡,卡片都用掉了,就得上床睡覺;卡片都有留下來,隔天就會得到獎勵),除了鼓勵孩子好好地準時上床,還可幫助孩子建立責任權的觀念,也讓他們學習,有時候小小地忍耐一下,可以獲得更大的好處,心理學稱這為延宕滿足的能力。

關於「寶寶好睡卡」,請見睡眠管理職人之前整理:https://tamhd.org/baby-sleeping-card/

如果是寶寶不想起床呢?
父母也可以試試睡眠管理職人日前提出的整理:
1.起床前30分鐘拉開臥室床簾,讓陽光來當你的助手
2.起床前30分鐘關掉風扇、冷氣,加床棉被,熱與黏膩也是喚醒好幫手
3.保持充足而規律的睡眠才是解決賴床的根本之道

關於「孩子賴床如何解?」,請見睡眠管理職人之前整理: https://goo.gl/jKVrSz

* *

😍[心理]感受可控期

💕心理發展💕
當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,能夠接收到孩子傳遞的訊息,適時的給予理解與回應,這稱為「權變溝通」(contingent communication),有助於促進親子關係。而除了協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之外,了解感受的本質也同樣重要,意即經驗到感受會不斷變化。當孩子越能夠理解感受的產生和消逝,就越能調節與管理感受,為自己的生活做出選擇。

💝心理照護💝
此時孩子喜歡說學校發生的事,也喜歡說故事,可透過主動表達好奇,鼓勵孩子自己多多說明。同時,觀察孩子在述說這些事情時,是否伴隨表情或肢體動作的變化,並且適時的善用語言或非語言訊息(比如擁抱、表情)表達你對孩子的理解。由於孩子已經能夠較流暢的表達,若孩子有些負向感受,照顧者不需急著判斷事件的對錯,或否認孩子的感受。照顧者可以試著展露出「感受沒有對錯」的態度,並透過孩子喜歡的活動、遊戲(動態性的互動遊戲更好),藉此讓孩子體會到「感受可以更動」的經驗。如果孩子的情緒很強烈,除了幫助孩子「命名情緒」、協助孩子「表達情緒」、帶領孩子「選擇活動」外;也可以透過「提問」引導孩子關注在他的身體感官知覺(例如:臉熱熱的、拳頭握緊)、情緒感受(例如:好生氣)、念頭(例如:不能繼續玩了),在此過程中,情緒也會過去;亦可善用一些有趣的小活動,例如:用玩具船放在孩子胃部的位置,協助孩子練習緩慢而深長的呼吸。

* *

圖文策編
長庚醫院睡眠中心 吳家碩臨床心理師

專家團隊
王佑筠臨床心理師 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
李偉康臨床心理師 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
林郁秀臨床心理師 中國醫兒童醫院親子諮詢中心
林晏瑄臨床心理師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
吳家碩臨床心理師 長庚醫院睡眠中心
詹雅雯臨床心理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


參考資源:
-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(AAP)
https://www.healthychildren.org/English/healthy-living/oral-health/Pages/Brush-Book-Bed.aspx
-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The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(NSF)
Hirshkowitz, M., Whiton, K., Albert, S. M., Alessi, C., Bruni, O., DonCarlos, L., … & Neubauer, D. N. (2015).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’s sleep time duration recommendations: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summary. Sleep Health, 1(1), 40-43.
-愛上當爸媽這件事:0-3歲嬰幼兒心理學。孫明儀(2015)。早安財經出版。
-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:不是孩子不乖,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!(0~12歲的全腦情緒教養法)。 丹尼爾.席格, 蒂娜.布萊森(2016)。地平線文化出版。
-不是孩子不乖,是父母不懂!丹尼爾‧席格, 瑪麗‧哈柴爾(2013)。野人出版。

Special thanks to Noun Project (especially icons created by Jakob Vogel, Oliviu Stoian, MRFA, Visual Glow, Oliviu Stoian, Gan Khoon Lay, Uriel Sosa)

歡迎轉載,請註明出處及該文作者,
若是商業用途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。

2 則留言

  1. 請問可否在我的網頁分享你的短片?
    我想讓多些家長朋友認識嬰兒與心理發展的關係。謝謝!

    1. 您好,謝謝詢問,請問一下你們的網頁是什麼性質呢?或是請您來信告知,我們方便討論如何分享授權,祝好眠 🙂
      [email protected]
      睡眠管理職人 敬上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